主产区秋粮收获有序推进,秋冬种生产蓄势待发”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全国秋粮收获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以下是有关主产区秋粮收获进展的详细信息:
1. 全国秋粮收获进度:
截至10月12日,全国秋粮已收获59.8%,进度同比快1.6个百分点。
截至10月16日,全国秋粮已收69.5%,进度同比快2个百分点。
截至10月24日,全国秋粮收获过了八成。
2. 分作物收获情况:
玉米:截至10月12日,玉米已收62.9%。
一季稻:截至10月12日,一季稻已收61.8%。
大豆:截至10月12日,大豆已收71.6%。
双季晚稻:预计10月下旬开镰收获。
3. 分地区收获情况:
黄淮海、西北和西南地区收获均过七成。
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过半,东北地区过四成。
部分主产区秋收工作基本结束,例如河南省自9月20日开始大规模收获以来,已累计收获秋作物10819万亩,占种植面积的92.5%。
4. 秋粮收购情况:
全国秋粮累计收购量超3亿吨,相当于2024年秋粮产量的60%。
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超1.4亿吨。
中晚稻收购超2300万吨。
5. 秋种工作:
秋粮收获的同时,秋种工作也在加紧进行。例如,河北邢台隆尧县的冬小麦已经播种完成。
全国冬小麦已播种27.5%,其中西北已播过七成半,黄淮海过两成。
总体来看,今年全国秋粮收获进展顺利,预计将再获丰收,粮食收购工作也正在平稳有序地进行。亲爱的读者们,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而在这个季节里,我国的主产区秋粮收获的画卷正徐徐展开。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片金黄的田野,感受那份沉甸甸的喜悦吧!
一、金黄田野,硕果累累

秋天的阳光洒在金黄的稻谷上,一片丰收的景象。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秋粮收购全面展开,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超4000万吨,其中中晚稻收购超2300万吨。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它预示着我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
在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农户们的售粮车辆络绎不绝。工人们将货车上的闸口打开,稻谷匀速地流入到除杂设备,然后通过传输带转运到储存罐中,现场一片繁忙景象。浦江县粮食收储有限公司购销科负责人张国坚介绍,为了今年的晚稻收购,已准备了两个库点、十个仓库、一万六千吨仓容,用于准备存放收购的晚稻。
二、政策扶持,农民增收

今年,国家继续在稻谷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为1.29元/斤、1.31元/斤。这一政策让农民们吃下了“定心丸”,他们可以安心地投入到农业生产中。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高级分析师程敏介绍,10月以来新季中晚稻市场收购有条不紊,各级储备均已启动收购,进度整体符合预期,市场运行平稳。总体来看,今年各地优质稻谷价格明显高于普通品种,优质优价特征明显。这无疑为农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三、秋种工作,稳步推进

秋粮收获的同时,秋种工作也加紧展开。在河北邢台隆尧县尹村镇田村,种粮大户田献杰家的1800亩冬小麦已经播种完成。今年采用了深翻、水肥一体化以及河北省农科院推广的生物菌肥等种植技术,希望明年的产量比今年还能高出一截。
隆尧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卫计运介绍,今年的墒情和气候条件很好,农户抢抓有利条件适时、适量、适宜深度播种,目前全县小麦播种已经基本完成。秋冬种是翌年农业生产的开始,秋冬播的小麦面积约占全年粮食面积的五分之一左右,冬油菜占全年油料的一半以上,抓好冬小麦、冬油菜的播种,对夺取明年夏季粮油丰收至关重要。
四、科技助力,农业发展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迅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吉林,盐碱地变良田,水稻收获超九成。当地不断探索盐碱地治理方式,目前已累计改良盐碱地30万亩,扩充粮食增产的潜在粮仓。
在江苏,今年全省秋粮收获1894万亩,目前进度超40%。在镇江丹徒区,当地采用先进的覆膜种植技术,实现水稻种植绿色高产高效。四川大力推广再生稻种植,今年再生稻种植面积达574万亩,目前迎来第二季丰收,已进入收获扫尾阶段。
五、收储工作,有序进行
秋粮收储工作也加紧展开。通过扩大库容、科技收储,保障农民售粮顺畅。河北全省准备空仓容140亿斤,在衡水武邑县,各粮库和收粮机构在线上及时发布收购政策、网点分布和市场价格,方便农民随时知晓信息、熟悉流程。
产粮大省黑龙江目前农作物收获已超过2.3亿亩,本次粮食收购期,黑龙江共准备收储能力1747亿斤,在双鸭山的一家粮食收购企业,还首次应用了智能化收购系统,大大提高了粮食收购效率。
亲爱的读者们,让我们共同期待我国农业的明天更加美好!在这个丰收的季节里,愿我们的农民朋友们笑口常开,幸福满满!
本站严格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仅分享已标注来源的公开事实信息,不复制原创内容。若权利人认为内容侵权,请于30日内联系,我们将立即核实并删除。网站邮箱;yuzhibolangzi@gmail.com 通知邮箱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