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兴新冠疫苗(克尔来福)在多个国家进行了广泛的使用和研究,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1. 有效性:

智利的研究显示,科兴疫苗在第二剂接种14天后预防有症状感染的有效率为67%,预防需要住院治疗病例的保护效果为85%,预防重症病例的保护效果为89%,预防感染造成死亡的保护效果为80%。

巴西的研究显示,科兴疫苗的有效性为78%,其中对中、重症的有效性高达100%。

土耳其的研究显示,科兴疫苗的有效性达91.25%。

印尼的研究显示,科兴疫苗能保护98%接种者免于死亡,同时使96%接种者免于入院治疗,94%接种者没出现冠病症状。

2. 安全性: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的监测数据,全国累计接种新冠疫苗34.6亿剂次,不良反应报告率为11.86/10万剂次,严重异常反应发生率为0.07/10万剂次,过敏性休克等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率为0.09/10万剂次。

全球疫苗安全性研究显示,灭活疫苗(包括国药和科兴)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mRNA疫苗,心肌炎发生率和静脉血栓发生率也低于其他类型的疫苗。

3. 诈骗提醒:

近期,有关于“科兴疫苗补助”的诈骗信息传播,不法分子通过微信、QQ、手机短信等渠道发送虚假的疫苗预约信息,声称接种科兴疫苗的人凭接种证明可以领取2000元的补助。警方已发布紧急提醒,这是新型骗局,请不要相信。

总的来说,科兴新冠疫苗在预防有症状感染、重症和死亡方面显示出较高的有效性,并且安全性数据也较为可靠。用户在接种时应注意防范相关诈骗信息。你有没有听说,那个曾经风光无限的科兴新冠疫苗,现在好像有点儿“跌落神坛”了呢?没错,就是那个在2020年疫情爆发时,一度成为全球药企的“印钞机”的科兴疫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科兴新冠疫苗怎么了,看看它经历了哪些起起伏伏。

曾经的“印钞机”

2021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疫苗需求激增。康希诺、科兴等企业凭借新冠疫苗实现了营收暴涨。康希诺净利润一度高达19亿元,科兴更是创下日赚3亿的纪录。那时候,科兴新冠疫苗可是风光无限,成为了全球药企的“印钞机”。

“碎钞机”的诞生

好景不长。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疫苗需求锐减,科兴新冠疫苗的营收也跟着下滑。更糟糕的是,科兴还被要求退还巨额预付款。市值一度高达3.31亿港元的三叶草生物,就被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一纸2.24亿美元的退款通知单逼到了悬崖边。这家曾经被高瓴资本、淡马锡等顶级机构争相押注的明星企业,账上现金不足5亿人民币,却要面对相当于其市值5倍的债务黑洞。

转型之路困难重重

科兴新冠疫苗的营收下滑,转型之路也困难重重。2022年12月,科兴新冠疫苗终于在中国获得紧急使用授权,但市场早已变天。2023年半年报显示,新冠疫苗销售不会带来有意义的财务贡献。截至2025年,科兴给Gavi实际交付量仅1200万剂,连合同量的3%都不到。

未名医药与科兴的“和解”

值得一提的是,未名医药与北京科兴的股权闹剧也备受关注。2023年7月,未名医药与北京科兴达成和解,事件拉下帷幕。未名医药持有26.91%北京科兴股份,此次章程变更或也将影响北京科兴和未名医药未来的走向。

科兴疫苗的“出海”之路

科兴并没有放弃。十多年前,科兴疫苗就开始探索国际市场。时任科兴控股集团副总经理、质量委员会主席、国际业务负责人的孟伟宁,曾在四天内往返南美,只为洽谈疫苗供应、分装工艺以及阿根廷的政策要求。如今,科兴的12种疫苗中已有7款疫苗产品在44个国家注册,供应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国产疫苗降价,进口疫苗撤离

值得一提的是,国产疫苗的降价也引发了市场变动。广州居民陈艳带孩子在番禺区大石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时,发现往年上百元的疫苗现在只需88元。与此同时,跨国药企开始转向销售代理授权模式,甚至停止了部分疫苗在中国市场的供应和销售。

科兴新冠疫苗怎么了?从曾经的“印钞机”到如今的“碎钞机”,科兴新冠疫苗经历了怎样的起伏?或许,这背后隐藏着更多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无论如何,科兴新冠疫苗的故事,都将成为疫苗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